为夯实科研创新地基,点燃学院教师高水平项目申报热情,外国语学院于2025年9月24日顺利开展学融论坛系列活动——《外文局国际传播研究课题历年选题分析与申报经验分享》专题讲座。本次活动邀请学院副教授邹彬进行分享,学院全体教师参加讲座,外国语学院学术院长阳志清主持。

邹彬副教授做讲座
讲座中,邹彬副教授以“学术共同体—协同平台—数据循证”为主线系统回溯了立项轨迹。他首先依托学术朋友圈精准捕捉外文局战略需求,继而借助翻译中心汇聚南北疆实践的一手语料与案例,运用可视化工具对十年间相关课题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析出了高频关键词簇。然后,他以此为基础,提炼出适应国家战略导向的可行性评估模型,实现了从经验直觉到循证决策的范式转换。最后,他在此基础上引入“时间—空间—议题”三维动态校准机制,将宏观政策话语、区域地缘特征与学科前沿议题纳入同一坐标系,进一步提升了项目选题的精准性与持续孵化的潜力。
讲座现场
讲座结束后,外国语学院学术院长阳志清教授总结强调,外文局国际传播研究课题的申报须以《外文局课题指南》为锚,嵌套翻译中心南北疆一手语料,实现区域实践到国家叙事的理论跃迁。学院将以邹彬副教授提出的“学术共同体—平台—项目”范式为鉴,构建系统性孵化链,进一步加大学院教师申报该课题的规模。

阳志清院长作总结
此次讲座聚焦“外文局国际传播研究课题”历年选题规律与最新申报导向,为我院教师提供了可复制、能落地的申报模板。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跟踪外文局、语合中心等国际传播项目动态,打造“选题诊断—框架打磨—跨学科协同”全过程支持闭环,助力学院更多教师在高层级课题立项中实现新突破,以高质量研究成果服务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学科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