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号召,深入贯彻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改革的理念,全面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外国语学院分别于2025年9月17日和22日举办了“教学大练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战演练,课程分享,精准定位课堂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为即将到来的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奠定坚实基础,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
学院俄语专业与日语专业教师团队于9月17日在文澜楼114教室举行了公开课展示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伊力米热·伊力亚斯,俄语系主任蔡薇、副主任商锦玉、小语种系主任燕姣、副主任古丽布斯坦·马木提及俄语系、小语种系全体教师参加。
王娟老师的公开课展示
由王娟副教授主讲《俄语语法3》课程。王娟老师以俄罗斯经典名画《白嘴鸭飞来了》为引子,巧妙营造情境,引导学生从艺术作品中挖掘运动动词,自然过渡到课程核心议题。通过“复习先修内容—系统讲授新知—实践练习自查”三个环节,有效锻炼学生的思辨与自主学习能力。师生互动频繁,课堂氛围活跃,生动诠释了“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李林芯老师的公开课展示
日语专业李林芯老师带来的《日语视听说(2)》第14课《パスポートをお願いします(请出示您的护照)》,令人印象深刻。李老师运用情景导入、视听结合、互动问答等多种教学手段,生动展现了日语听说能力的综合训练场景。课程设计巧妙融合语言实践与思政元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度。
公开课结束后,系部教师围绕当前本科教学现状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普遍认为,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以下几个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需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更加深入地贯彻到具体教学行为中;二是教学活动设计应更加多元、互动与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加强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实现知识、能力与价值的全面提升。
翻译系和英语系联合举办了“获奖教师课程分享”活动。活动于9月22日在文澜楼110教室举行,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伊力米热·伊力亚斯,翻译系副主任李娜、英语系副主任张黎、副主任陈川以及翻译系和英语系全体教师参加。此次活动邀请了在“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中表现卓越的获奖教师赛丽塔娜、热娜古丽和张玉玉。她们与大家分享获奖课程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心得,为老师们提供宝贵的学习与借鉴机会。
三位获奖教师依次进行了精彩的课程展示,每节课程展示时长控制在17-20分钟,充分展现了他们精湛的教学技艺与独特的教学风格。赛丽塔娜·艾合麦提老师以其生动的教学形式,展示了如何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外语教学之中,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热娜古力·木哈热木老师则通过情景化任务设计,紧密贴合学生实际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展现了语言教学的实践性与趣味性。张玉玉老师分别就跨文化对比分析与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的创新应用进行了深入分享,体现了语言深度教学的魅力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
赛丽塔娜·艾合麦提老师的课程分享
热娜古力·木哈热木老师的课程分享
张玉玉老师的课程分享
展示环节结束后,获奖教师们与在场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她们从课程目标的精准设定、教学重点的突出把握、思政融入的自然流畅、互动设计的巧妙构思以及产出任务的有效设计等多个维度,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与心得。同时,针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巧、板书设计的艺术性、语言教具的合理使用等方面,也提出了诸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改进建议。
在交流过程中,获奖教师们还就如何预设与应对课堂生成性问题、优化教学语言节奏、避免教学超时等共性问题,给出了具体而实用的指导。这些建议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更为日常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本次公开课及“获奖教师课程分享”活动,集中展示了学院优秀的教学成果,为教师搭建了高层次的学习交流平台,有效激发了大家在教学创新方面的热情与深入探索。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教师自我反思与专业成长,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持续提升小语种人才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