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团建设 >> 正文
青力躬行“返家乡”社会实践|传承红色力量,牢记初心使命(二)
发布时间:2025-08-12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为深化党性教育实效,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厚植红色基因,外国语学院于暑假期间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力量,牢记初心使命”红色基地坐标打卡活动。全院本科生积极响应,研究生主动参与,通过走访家乡红色地标、寻访革命亲历者,在沉浸式学习中感悟革命精神,践行“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担当。

参观赵尚志英雄革命纪念馆时,俄语24-4班的乔浩然同学了解到,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之一赵尚志投身抗日斗争,创建珠河根据地、重创日军,1942年英勇牺牲,2009年获“新中国英雄模范人物”称号。他被这位民族英雄的事迹深深触动 。

乔浩然同学参观赵尚志英雄革命纪念馆

俄语24-4班的李舒怡同学因内心敬仰前往银川红色雷锋纪念馆参观,她看到馆内雷锋雕像下的鲜花、字迹工整的雷锋日记,以及雷锋擦洗车辆的照片;参观时馆内的空旷让她思绪飘荡,历史照片仿佛跨越时空凝视她,令她深感雷锋精神需被真正理解,而当代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志愿活动,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以无私奉献服务人民。

李舒怡同学参观银川红色雷锋纪念馆

俄语24-5班的王娜同学参观乌鲁木齐烈士陵园时,被庄严肃穆的氛围笼罩,在陈列馆里透过珍贵史料与场景还原,凝视“红色记忆”雕塑墙,深切体会到陈潭秋等先烈直面酷刑仍坚守的信仰力量,震撼于各族烈士为边疆献身的赤诚,更明白和平幸福的厚重分量,誓以行动传承这份红色精神。

王娜同学参观乌鲁木齐烈士陵园

英语24-8班的董挺莉同学假期参观甘肃省博物馆红色展厅时,被“红色甘肃”大字与恢宏浮雕拉回热血革命年代,红军雕塑振臂神情让她触碰到信仰力量;透过文物与场景,先辈牺牲奉献如在眼前。她深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决心传承红色精神,将爱国奋斗融入日常,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闪耀。

董挺莉同学假期参观甘肃省博物馆红色展厅

俄语24-4班的王凯男同学怀着崇敬之心参观烟台磁山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被八大展厅铺展的民族奋斗史诗深深震撼,从革命先辈的牺牲到新时代建设者的成就,直观感受到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爱国与奉献精神。作为俄语专业学生,他更清晰认识到责任,决心学好专业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精神底蕴,此次参观也让他坚定了成为新时代爱国精神传承者与传播者的理想。

王凯男同学参观烟台磁山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

活动以“就地就近就便”为原则,足迹覆盖全国,从烟台磁山的爱国主义教育馆到甘肃博物馆的红色展厅,从哈尔滨的赵尚志英雄革命纪念馆到银川的红色雷锋纪念馆,从喀什市的人民广场到乌鲁木齐市的烈士陵园,外院学子用脚步丈量红色土地,在历史现场解码信仰力量。

此次红色基地打卡活动,以“历史现场”为课堂,以“亲身探寻”为教材,让红色基因在行走中浸润心灵,让使命担当在实践中落地生根。未来,外国语学院将持续深化红色教育创新,引导青年学子以语言为桥,传递信仰力量,让红色故事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本站由新疆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中心建设

Copyright ©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新ICP备10003677号

联系我们:0991-4112834

地址:新疆师范大学温泉校区文科5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