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院资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外院资讯 >> 正文
青力躬行“返家乡”社会实践|外国语学院2025年暑期校级立项团队实践纪实(三)
发布时间:2025-08-15 发布者: 浏览次数:

当蝉鸣响彻午后,汗水流过眉梢,外院青年的身影正出没在基层乡村与革命圣地,开展一系列意义非凡的实践活动。从陕西定边的生态宣传实践,到分赴各省红色研学之旅,同学们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为生态文明宣传与红色文化传承贡献了青春力量。

“语”众同行·实践筑梦——语言文字推广

袁冬梅带领团队成员与第九届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青年学者协同创新联盟实现高效对接,紧密围绕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战略,以“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核心目标,团队围绕“语言文字与强国建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推广”“跨文化交际”“AI赋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共同体建设与发展”等前沿与核心议题,组织开展了深入的访谈交流活动。本项目不仅有效提升了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更在语言文字推广与应用研究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服务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了外院学子的力量。

袁冬梅团队调研现场

定边新貌,谱写生态新篇章

赵丹同学带领团队前往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开展了以“绿野定边·青春筑梦”为主题的返家乡活动。团队紧扣定边的自然禀赋与人文底蕴开展素材拍摄:从三五九旅打盐旧址的红色记忆,到石光银治沙展馆的治沙奇迹;从风电光伏场的清洁能源利用,到天然气公司的能源开发;从红柳林、苜蓿地的生态治理,到荞麦、马铃薯、滩羊的特色产业。镜头下的定边,既是一部风沙治理的奋斗史,也是一曲绿色发展的协奏曲。这次实践,不仅彰显了定边的生态之美、产业之兴与精神之魂,也让我院青年坚定了奉献自我,服务社会的信念。

赵丹团队深入定边县进行素材采集

外语为桥,焕发红色资源新声

“寻疆铸魂力行”专项实践团队深入革命老区,奔赴山东、东北、新疆三地,以革命场馆参观和基层宣讲的方式,开展红色文化挖掘与传播活动。团队充分发挥外语优势,深入革命场馆,录制全英文视频解说,讲述上甘岭战役地图背后的战术智慧;采集“兵民一体”的英文解说词,还原“土琵琶声中埋地雷”的抗战场景;聚焦哈萨克族爱国诗人革命生涯,编译其《曙光》诗集手稿,制作“诗歌为枪”双语专题片,展现少数民族文化战士的忠诚信仰。我院青年用专业能力打破时空壁垒,以宣讲架起历史与青春的桥梁,让沉睡的红色资源焕发时代新声。

“寻疆铸魂力行”专项实践团队深入革命老区进行革命场馆参观

“寻疆铸魂力行”专项实践团队深入基层进行宣讲与采访

华夏红韵,践行青春使命

“疆途薪火,华夏红韵”实践团队的成员分赴七省开展返乡红色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红色遗迹探索、红色英雄采访、红色场馆研学”三种形式展开实践,深度专访参与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天山胜利隧道建设的艾力·买木提老人,聆听建设者们攻坚克难的奋斗故事;实地考察云南陆军讲武堂遗址,探寻这座抗日时期培养大批优秀将领的军事摇篮的历史脉络。这次实践是一次思想的淬炼,更是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使命,让红色薪火在新时代持续传承。





“疆途薪火,华夏红韵”实践团队开展红色宣传活动

外国语学院暑期实践活动生动彰显了外院学子的使命担当,无论是陕西定边的生态宣传实践,还是分赴各省的红色研学之旅,同学们都以扎实具体的行动诠释了青春的意义。

本站由新疆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中心建设

Copyright ©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新ICP备10003677号

联系我们:0991-4112834

地址:新疆师范大学温泉校区文科5号楼